近些年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关注,街上绿牌车随处可见。电动车车主日常要充电,那了解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电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目前有慢充、快充、换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这几种,市场上多数电动车支持慢充和快充,还配备对应接口,其他充电方式暂未广泛应用。
慢充(也叫常规充电、车载充电)适配车载充电机和家用壁挂充电桩,电流和功率较小,充电一般要6 - 8小时。
快充(即应急充电、地面充电)包含充电站和移动充电车两种形式,利用大电流,通过非车载充电机直接给电池充电,短时间能充到约80%电量,通常1小时内可完成。
换电是把汽车电池换下,用充满电的电池替换电量不足的电池组,换下的电池送回换电站慢充。
无线充电是车辆自动对接道路或停车位里的无线充电极板,不用电线电缆,这种方式用着方便安全,只是暂未普及。
移动充电(MAC)是无线充电的延伸,车主不用找充电站,车辆行驶中就能充电,充电系统埋在道路下,划出充电路段,不占额外空间。
频繁快充对电池有无损害?理论上,和慢充比,频繁快充会给电池带来一定损耗。毕竟快充电流是标准充电电流的数倍甚至10倍。快充时电量到80%左右后,后续充电速度会变慢。一般来说,快充会加快电池电芯极化,导致电芯析锂,锂离子在析锂过程中还原,最终使电池容量下降,影响寿命。不过磷酸铁锂电池除外,快充后若让电池静置,锂金属能变回锂离子,阈值温度恢复正常。但频繁快充还是会降低电池恢复能力。所以车主可采用“日常慢充,应急快充”或每周慢充一次的方式补能,让电动车续航表现更好。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不上电咋回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分物理连接、低压辅助上电、充电握手、充电参数配置、充电、充电结束这六个阶段。充电成功首要条件是充电桩和充电接口匹配,也就是物理连接。充电枪能正常插入,就完成物理连接环节。低压辅助上电是给车辆BMS供电,BMS通电后,充电桩和车辆互相识别版本,版本一致的话,BMS把车辆详细信息和充电桩交互。充电中两者会传递大量信息,有不匹配情况,充电任务就完成不了。要是充电故障或中断,充电桩会显示故障码,故障码含义能在线查,不过查起来麻烦,建议打充电桩客服电话,或者把故障码给充电站工作人员,判断是车辆还是充电桩问题导致充不上电。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雨天能不能充电?很多车主担心雨天行驶或充电时漏电,其实国家对充电桩、充电插座等部件防水性能有要求,避免充电时漏电。电动车自身车载电池都做了防水,充电口也有绝缘密封。所以雨天能给电动车充电,但充电时要用雨伞等遮挡防护,检查充电口和充电枪是否干燥,插枪时手要干燥,充电盖要关好。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别选户外充电,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