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不仅是央企,也是国企——国企有央企,中创新航便是央企旗下的企业。公司由中航工业(作为央企)创办,上个月中航锂电正式更名为中创新航,前称中航就可以看出它的渊源传承,而更名更突出其独立性,也像是在为开启新发展阶段作铺垫。去年3月11号,中创新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当时估值超600亿元!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位列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之后。
中创新航的身后姿态并不“小”,身后有不少机构影子,包括成飞集成、金圆集团、金坛投资、红杉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广汽资本、基石资本、厦门创投、晨壹投资、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等。
再看一下中创新航的发展历程:
2007年成立公司,由中航工业旗下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与职称电池大王的钟馨稼旗下雷天能源共同创办。
2009年钟馨稼退出,中航工业和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重新组建公司,并更名中航锂电。
2010年,成飞集成出资控股中航锂电,将锂电池业务作为核心业务之一,成飞集成有军工背景,其实际控制人是央企中航工业。
2014年到2016年间,锂电池业务占营收比重从44%升至63%。这个时期中创新航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多从事新能源客车。
2017年电动客车补贴退坡40%,同时补贴政策中增加了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参考。这一年可谓三元锂电池一家独大,宁德时代很强势,但专攻磷酸铁锂锂电池的中创新航却有困难,从成飞集成的年报中可以看到2017年和2018年,中创新航分别亏损3.3亿和7亿。
2018年,成飞集成董事长石晓卿卸任中创新航法人代表职务,刘静瑜接任,并成为董事长、总经理,在业界被称为“财务大神”的女掌门上任后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2019年中航锂电营收26.7亿元,扭亏为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6。
2020年成绩为吉利、广汽、长安等车企的大电池,以及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4。
2021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05GWh,国内排名第3(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全球排名第7。